要说汽车圈里哪台车能让钢铁直男眼里冒出小星星,还能让保时捷粉眼红到夹枪带棒地“阴阳怪气”,甲壳虫RSi肯定举爪举脚都能入选。
说真的,谁能想到,一台看起来像“女大学生毕业实习首选小可爱”的甲壳虫,其实暗地里藏了那么一股子“肌肉猛男”劲儿?而且还来头不小——全世界限量251台,还一台特批蓝色,光听数字都觉得稀罕。
最让人挠头的是,这辆堪称大众王炸的甲壳虫RSi,居然在北京被“冷落”得跟孤品老酒一样,躺进了尘封角落,刷一层又一层灰。
怎么回事儿?这种事搁谁身上能不嘀咕几句?想当年,它还被视作“新千年汽车奇葩”,万人空巷瞩目的狠角色。可现如今,被搁置在帝都一隅,落寞得让人想唱一曲“凉凉”。这到底是命运使然?还是炫酷车子的宿命?
说起来,甲壳虫RSi的诞生过程,简直就是汽车圈的脑筋急转弯。上世纪“千禧年”那波,德国大众的工程师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,什么高尔夫GTI、R版轮番上场。
有点意思是,墨西哥分公司也不甘示弱,脑洞开到天边,啪啪出了这么一台超规格的甲壳虫。
还记得99年的底特律车展吗?大众带着这个满身包围、气势汹汹的概念车登场,大家一开始都以为纯粹是秀场调料,没人真打算量产。
结果跌破众人眼镜,观众反响简直爆棚。真正的汽车爱好者直接原地“弹舌尖叫”,纷纷在线上表白“我必须要拥有它”。尤其美国那边,群众热情堪比双11抢鞋。
问题来了,这么火爆一台车,大众集团照理说应该顺势多赚点吧?但管理层不知哪根筋搭错了,却咪咪儿地不上美国市场。
只在欧洲、本土、墨西哥、还有霓虹国象征性地卖了一小撮。全世界251台,还不如有些超跑的纪念周边数量多。
你没看错,除了编号002的那台蓝漆,剩下全部清一色银钢五光十色,妥妥的稀缺资源,在车迷圈儿里简直就是“SSR限定卡”。
说回这辆传奇小车,它造型上的“凶狠化”,不是靠贴纸和小零碎充样子。
宽体翼子板,大尾翼,连前后包围和侧裙都有独特设计感,不比现在两厢钢炮差多少。
18寸OZ的锻造大轮圈,配着红色布雷博卡钳,隔着马路也能一眼望到它的心脏在跳。
还用上了双Remus排气和后扰流器,那压地感不说能不能起飞,起码跑高速时尾部按得稳稳的,比隔壁思域翘臀都实在。
要说“小心思”,这车活生生把底盘和空气动力件当“正经玩具”在琢磨,什么前后比标准型多出来一圈小肌肉,真不是都市丽人能轻松驾驭的性格。
说起来外形已经足够吸睛,内饰还玩了场极致减重的Cosplay。
车厢里啥都往轻量化靠拢,碳纤维做装饰那是标配,收音机塞到车顶空间节省每一毫米。
窗户摇柄都还原到金属手动版,电动省省吧,真是大手一挥把“享受”和“纯粹运动”划等号。
前排Recaro碳纤桶椅直接包上橙色真皮,视觉冲突拉满。
仪表盘也重新定制,把油压、油温、电流啥都集中起来,仿佛整个内饰都在嚷嚷:“开我,别墨迹!”
至于后座,不好意思哥们,已经尽量精简,轻巧得像特种部队用的随身装具。
可能有人要问了,这車子最厉害的是不是长得凶?其实更硬核的是引擎仓里那家伙。
3.2升VR6发动机,224匹马力和317牛·米扭矩,怎么看都是当时大众小钢炮的武林秘籍。
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6.4秒,极速225码,和同期的保时捷Boxster那是“贴身肉搏”。
再加上6速手动波箱和大众4MOTION全驱顶在一起,每次踩油门简直跟“撸猫上瘾”一样停不下来。
说着说着就想起后来高尔夫R32和首代奥迪TT,就是借它火力开的先河。
如果用现在的网络词来说,RSi活脱脱是“工程师自嗨巅峰之作”。
故事讲到这儿歇一口气,再聊聊来到中国的甲壳虫RSi编号164/250这段流浪史。
本来,这台车2001年作为展示用车低调引进国内,大众中国也下过功夫想蹭些性能车风口。
有位叫Ali Khalili的洋面孔说,这车是2012年为了推广R-Line全系引进的,后来一直停在大众北京总部地下库。
谁也没想到,它会从写字楼地下出来,挂到酒吧门头当“镇场之宝”,再辗转到汽修厂、地库、最终停留在角落与灰尘为伴。
一台传奇,结果缔造了比电影还魔幻的漂泊人生。不是所有传奇都自然有好归宿,有时候车生的巅峰,就是在几代车迷心里久久回响一声叹息。
再八一八这车的价值,2001年售价12.7万德国马克,彼时能买俩保时捷Boxster,差点就能把911提回家。
如今海外经典车市场价普遍涨到6.7万美元,有高手炒到27万美元。
普通人觉得贵?懂行的早排队抬手抢了,毕竟全世界才251台,大部分买理财产品都撞不上这么稀缺的货色。
在收藏圈你能见到谁都拿出来晒一晒,但中国这台的曝光率,估计一年拍不了几张新照片,不禁让人感慨物是人非。
其实这车就像“高考状元下基层”,明明有开挂的天赋,却被“前途安排”给耽误了。
车型稀缺、技术拔尖、造型前卫,论历史地位说一声小众经典没人敢驳嘴。
偏偏命运超有戏,功能最极致的这一批反倒都是最先边缘化的。
某种程度上,这和不少老旧机械、绝版玩具的下场有点像——当年力挺到头,几十年后反成“城市老物件”,最后藏进回忆角落等人唏嘘。
说到底,人们心头那点“图新鲜,爱极致”的劲头,终极顶配能火多久?是不是每次挥霍过后,再先进的玩意儿也是被岁月打包收走?
想起甲壳虫的身份变迁,从经典到复古、再到超跑,这车型的轮回,既是大众创新精神的见证,也映射在每个时代的消费心理上。
你追新,我升级,大家一起在科技潮头大浪淘沙。
可到最后,大师之作的归宿,有时还得靠缘分。
你瞅瞅北京地头这辆RSi,不就像现实版的“被遗忘的故人”?
有人觉得,它该早就消失;有人却想喊一声,“全世界你独一份儿,可别让它烂了”。
或许百分之九十九的豪车命运都差不多:年轻时闪闪发光,中年走上斜坡,老了就被塞进某个地库里——除了机器会锈,故事不会老。
汽车圈总说“铁打的经典,流水的爆款”。
传奇不需要一直出风头,但它扎根记忆里,谁都拿不走。
不信?你见过还在兜售青春的小车被搁置多年,但它身上那点“不服老”的气韵,远比天天跑八环的百万超跑有趣。
或许某天修理厂小哥一瞅心血来潮,它又能抖擞精神,成为朋友圈“羡慕的对象”。
毕竟只要车在人在,光环就不会静悄悄熄灭。
话说回来,你怎么看被遗忘在城市角落的经典车型?到底是失落,还是等待下一个归来时刻?聊聊你的奇遇吧!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胜亿优配-股票配资论坛网-股票杠杆app-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