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西最后冲刺突然停摆,赛道外的喧闹比比赛还激烈
那天的马德里,本该是环西的压轴大戏。夕阳打在普拉多大道的梧桐叶上,赛道两侧早就挤满了人,大家等着车队呼啸而来、等着在西贝莱斯环岛见证冠军捧杯。结果——空空如也。没有飞驰的车手,没有彩带,没有香槟喷射,反而是从赛道外传来的嘈杂、口号和警笛声,把整个气氛颠了个个儿。
事情从下午5点前就有苗头。终点线附近突然多了好多防暴警察,表情紧得像弦。原来,反资本主义团体和BDS组织的人早已守在那,目标很明确——抗议以色列-Premier Tech车队的参赛。他们先是试着往终点的随行车通道挤,那段短短几十米被推搡、怒吼和警棍挥动填得满满当当。
警方第一波挡住了,可人群像水一样往南漫开,流到普拉多博物馆那段。比赛最后200米,按理该是冲刺的黄金区,此刻却成了人和护栏的对抗场。有人死死拽着栏杆不让开,警员抬着盾牌硬顶过去,两边的力透过金属传得咣咣响。隔着围栏的游客,本来兴致勃勃看展,这会儿全变成了惊恐的看客,探头的同时还后退几步。
随着喊声越来越杂,突然有消息像风一样传开:“取消了!今天的赛段没了!” 气氛一下炸开。有人失望叹气,有人却双手高举,像庆祝进球。主持比赛的播音员在西贝莱斯宫楼上喊:“车队已经完全停滞……”可底下那片区域,掌声和哨声交错,完全不是他预想的那种惋惜。
抗议的人来自各地。57岁的胡安和64岁的卡门从维拉韦德特地赶来,目的单一——站在路边告诉世界,他们不同意以色列参赛。胡安说这是“体育包装下的宣传战”,所以用占领赛道来回应,符合逻辑。在他看来,这就像对视时的挑衅,谁先眨眼谁就输了。
警方的数据是,当天超过10万人走上街头,最后有2人被逮捕,22名警员受伤。现场总有人被扯住衣袖,或是被推回去“清场”。32岁的埃斯特来自阿斯图里亚斯,和来自马德里的朋友阿尔贝托甚至被带去盘问,因为他们戴了库菲亚头巾和巴勒斯坦旗色的饰物。他们不服:“让我们去那个没人看的角落示威,这算什么表达?”
傍晚时分,人群里突然闯进一阵新力量——伊奥内·贝拉拉率领的团队。他们像在水面上劈开浪,一步步挤到最前。防暴警察立刻增援,从十几个到几十个,盾牌排得整齐。面对这道人墙,支持巴勒斯坦的队伍喊出口号:“为种族灭绝者辩护,我感到羞耻!”声音一次比一次齐,震得对面的头盔都微微抖。
与此同时,部分抗议者已经把原本隔开观众和赛道的护栏,横着摆到路中央,像临时的反坦克障碍。警用卡车想过去,前面就多了一排铁栏和背着包的人影。催泪弹、眩晕弹的声音从街区另一头传来,空气里飘着刺激人的气味。有人用水瓶掷向警察,也有人举着手机拍,边拍边喊。
博物馆和赛场几乎形成了两个平行世界。里面的艺术品静静挂着,外面是被情绪点燃的现实。蒂森-博内米萨博物馆干脆关门,把所有游客拦在里面,透过栏杆看外面的场景,就像看另一幅震撼的“街头画”。
对于抗议的发起方来说,这是一场胜利。他们当天就发表声明,说这个结果证明了他们能让政府重新审视和以色列的关系。当然,他们也呼吁别对参与的人罚款或惩处。这种“停赛=胜利”的解释,很快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两边截然相反的评论。
而那段本应属于车手的终点冲刺,如今只剩一条空旷的赛道,落叶被风吹得打着旋往前飘。有人说,他们看到有摄影师拍下那段空镜头,打算留作“史上最诡异的环西结局”专题封面。
不过,有球迷私下打趣,这场热闹也许才刚开了个头——毕竟,有人发誓看见赛后更衣区里,还有工作人员哼着小曲收拾东西,好像整个下午的混乱与他们无关。
胜亿优配-股票配资论坛网-股票杠杆app-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